很讨厌这次哦。。。
。在行政处。
。。失责,不知所措。。
毫无用处,纯粹游街,扮样。。。[有时真得过不了良心]
我有时真的不懂怎样去“教”那些同学,去完成他们的责任。
全部一塌糊涂。。。走来走去,用具不收。。。。[晕]
还说什么最苦与最乐,同学们根本就没有针对“苦”与“乐”进行剖析下定义。
随便!这次校园服务就这样的敷衍去,我无心无力。。。
反正他们都是如此的看待·····
从初一到现在,我都不断往这一方面去学习、发展、挑战。
可是我现在觉得,我已经可以up level了!不再是现在的level,
我应该往学长的level进行训练与提升。。。
若当你看到这句时,你的感觉是如何?
开心?因为我不把焦点放在你们?
还是其它的?我不懂~
如果你是开心的那一群,我劝你!
你还是先准备隐蔽你的身份和埋没你的把柄。。。
就算我up level了,焦点转了。。。
我还是会以过去的身份和精神来把你们“绳之于法”!
今天我敷衍,我放你,我让你,
并不代表下次我没有这样的力气与能力。。。
link回最苦与最乐,
今天看了同学们的报告,
我只能替一些学过辩论的人而感到光荣与骄傲。。。
其实“辩论”这词,常常被我同学拿来滥用;滥用其用意,贬低其词义。
那果然是很没有文化精神,不会欣赏。
其实辩论是一种文化艺术,无论在政治、教育、革命等方面,都有不一样的辩论。
在我国,别说我国了,其实在全球,辩论的文化渲染力对大众来说是很陌生的。
就因为是少数,才会挑战大众的勇气,让他们是否勇敢来认识和了解。
马来西亚的辩坛其实是很鼎盛的,如90年代在国际大专辩论赛,马来亚大学连续获奖。
辩论并不是大家所说的吵架,骂架那么笨和那么没有文化的说法。
辩论是在与双方的思考交流,次要则在于技巧、外在和资料运用。
别以为辩论纯粹是吵架那么简单,你要学会如何下定义来扭转乾坤。
学习辩论对学生的学习其实有很大帮助的。
在课堂上,你可以很快地吸收、过滤、整理、摘录和思考。
他别是对历史课/数学课有很大的帮助。
甚至一些很爱面子的人常常跟你讲歪理,
你也可利用辩论的技巧来踩回他一下,让他尴尬下。
每个人都有思想,当你的思想是占大众的少数,
这就会训练你的勇气和大胆来推翻他方立场和坚持自己立场。
当然,我并不秉持人人都坚持自己的立场,
就因为辩论,才有机会和人交流你的思想,
让你开阔更多,挖掘更多。
并不是想跟谁吵架。
重点:最苦与最乐
同学们的报告,没有深入的切入最乐和最苦的意思和定义。
毫无概念,完全是表面意思,根本浪费了这次的报告与学习机会。
再来,同学没有交代出为何尽责任就是会得到快乐的必然性。
总结来说,同学只是依照着老师教什么;
课本写什么,我就读什么。
同学根本没有深思熟虑,清楚了解该课文,
更大的问题是,没有个人的独立思想,
全部人云亦云,常常被人拉着走。
虽然我后悔进了培训队,但是我所学到的,并没有被辜负和浪费。
就算我明年退团,我还是会拥有这技巧和智慧到我老为止。
最后,我真的不想希望“辩论”一词,会被大家扭曲了其定义与文化,
更不希望有一股风潮不断的打击辩论的好和美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
=)